当年金屋深锁,如今却空荡荡,寂寞悠悠。君王的心思,永远深不可测,难以捉摸。
妃子们曾经一朝得宠,却也难免一朝失宠,荣辱交替,冷暖无常。
说起清代的帝王,康熙帝无疑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一位。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开创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盛世。
然而,他的雄才大略背后,也藏着无情与冷酷。就连与他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的容妃,也未能逃脱被贬至宗人府刷马桶二十七年的惨境。
更令人震惊的是,容妃去世后,康熙竟然下令将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一同殉葬,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为何?
展开剩余85%容妃是康熙的第一位妃子,除皇后外与皇帝最为亲近的人物。她一生为康熙生育了五子一女,十四岁便生下第一个孩子。
不仅如此,她还是皇后去世后,唯一被封为皇贵妃的女性,足见她受宠之深厚。
然而,正是她善良而坚毅的性格,最终为她招来了祸端。
当时,容妃正值康熙恩宠时期,受册封为皇贵妃,准备前往东南故乡省亲。临行前,她见康熙因管理后宫疲惫不堪,便出于好意推荐了自己的政敌——慧妃,希望借此缓和双方关系。
谁料此举反倒激怒了康熙。
慧妃出身显赫,生活奢华,接手后宫后,奢侈之风迅速蔓延,妃嫔之间争相攀比,宫内铺张浪费严重。康熙对此勃然大怒,奈何慧妃背靠强大家族,不能轻易惩处。
满腔怨气无处发泄之时,正巧容妃从南方巡回归来,康熙便将所有怒火发泄在她身上,二人关系由此渐生裂痕。
孝庄皇太后临终前,已预见康熙将废黜太子胤礽,特意召见深受宠爱的容妃,托付她日后照顾皇帝,并劝阻其废除太子。
容妃遵从遗命,曾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勇敢劝谏,力图挽回局面。
可此时康熙怒气难平,对太子早已心生厌弃,也将为太子求情的容妃视为眼中钉,怀疑她与太子背后势力有牵连。
尽管心存旧情,康熙对容妃已彻底失去信任,随即将她贬为常在,软禁于宫中。
但容妃出狱后依旧不放弃劝谏,劝康熙莫废太子,意在护国安邦。
康熙却认为她干预朝政,毫不留情地将她押入宗人府,断绝自由。
此后,慧妃借机指使宗人府奴才欺辱容妃,逼她刷马桶,侮辱至极。
蓝齐儿是容妃与康熙的女儿,深受皇帝宠爱。她曾被送往准噶尔和亲,康熙亲征准噶尔后,又接她回宫。
当时康熙心怀愧疚,为女儿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八音盒礼物,还将容妃接回宫中,与母女团聚。
但好景不长,康熙始终对容妃劝谏废太子的事耿耿于怀,重新下令将她送回宗人府,再次逼她刷马桶。
蓝齐儿看见母亲凄惨境遇,无能为力,心如刀绞。她深知父皇薄情寡义,亲手伤害了自己最爱的母亲,也伤透了她的心。
她愤怒中摔碎八音盒,含泪离开。
此后,康熙失去了爱女蓝齐儿,也丧失了在准噶尔部落树立的威信。
蓝齐儿离去不久,容妃因劳累过度,倒地后被倒下的马桶压死。康熙闻讯赶来,看到衣衫褴褛的容妃和满院马桶,心中悲愤交加。
他将怒火全部撒向宗人府的奴才,下令凡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必须陪同她殉葬。
这一决定背后有四重含义:
首先,他极力弥补对容妃的亏欠,追封她为皇后,并以皇后礼仪下葬,这不仅是给蓝齐儿一个交代,也是给容妃最后的尊严。
其次,一代皇后绝不能有任何污点,为此他宁愿杀掉所有见过她污辱场景的人,以保她最后的颜面。
“饮食乐而忘人,交得意而相亲。”
虽然最终康熙以皇后礼仪隆重安葬容妃,但在她刷马桶的那些年里,他却仿佛忘记了昔日的青梅竹马。
对她置若罔闻,任由宫中奴才欺辱,甚至在蓝齐儿探视后,仍将她送回宗人府继续受辱。
对蓝齐儿时,他表现出父爱,待她离去后,却换上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孔,恩爱早已消逝。
宫人来来往往,朱颜易逝,情深终成过往云烟。
情感从萌芽到凋零,如夜雾般悄然消散。
容妃一生沉浮起伏,她懂得温柔体贴,也懂得相守相爱,却不懂君王心肠。
君王的心,向来薄情寡义。
绵绵的情意终究抵不过江山社稷的重压。正因如此,容妃才落得凄凉结局。
康熙虽曾万般宠爱她,但毕竟是凡人,有自己的欲望和谋算。
容妃无罪,她只是被无尽的宠爱迷惑了心智,以为多年深情能感化君王,阻止废太子的决断。
然而,作为一代君王,康熙必须废太子,以削弱太子背后势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八子夺嫡的惨烈,他早已洞悉。
他宁愿让儿子们相互争斗、你死我活,也不愿江山拱手让权臣。
可怜容妃红颜薄命,终究命丧皇宫,葬身君王家。
发布于:天津市股指配资开户,168股票配资网,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