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日前伊朗通信部证实,在与以色列的12天冲突中,部分GPS系统遭受蓄意干扰,不仅影响伊朗的军事行动,还给伊朗民众及上千万企业造成困难。目前伊朗正在考虑引入其他系统,并特意提到中国的北斗系统。
伊朗考虑用北斗替代GPS
通信部副部长奇察兹解释道,为了干扰以色列无人机和导弹,阻止攻击本国目标,伊朗革命卫队曾释放干扰源,这可能影响了GPS的精度。
但是,美以对伊朗发起的干扰,产生的影响更大,德黑兰遭受的干扰比其他地区都严重,不仅导航地图显示错误,用户定位还陷入混乱,跑到了加拿大、欧洲及非洲等地,影响了数百万人。
另外,早在半个月前,伊朗议会通过一项新立法,禁止使用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运营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违者将面临罚款、监禁或鞭刑的处罚。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伊以冲突给德黑兰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为防止关键时刻被卡脖子,伊朗要和西方彻底划清界限,第一步就是换掉GPS。而之所以首选中国的北斗系统,则是伊朗能想到的最优解。
北斗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共产品
首先,北斗从诞生之初就强调“共享科技成果”,致力于为全球提供更公平、普惠的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共产品。对比之下,虽然GPS有先发优势,但其本质依然难逃美国的“技术霸权”,一旦发生冲突,美国可随时让某些国家变成“瞎子”。
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就是赤裸裸的例子,不仅伊朗将其写入军校教材,我们更是以此为鉴,发奋图强,这才有了今天的北斗。而伊以冲突期间,以色列精准斩首伊朗高级军官和核专家,战后复盘证实,由于依赖GPS才导致伊朗军事机密暴露。
在技术性能上,虽然北斗是后发者,但性能并不逊于GPS,甚至更强。2020年北斗三代全面建成,实现全球覆盖,在伊朗多山地形中,精度达厘米级,而GPS民用信号为米级。
另外,北斗系统中,还有一个特有的短报文功能,GPS等都没有。在其他通讯网络中断的情况下,可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自己的位置,对伊朗多山地形特别有用。
巨型油轮频繁“登陆”
在抗干扰能力上,北斗也优于GPS。伊以冲突期间,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大量船只定位异常,彭博社报道称,超过56艘船只的9.4万个定位信号中,至少出现了1500次明显错误,有的船只居然“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伊朗西部陆地。
事后一名船长谈及此事时表示,所有与GPS关联的导航设备都出现了故障,但使用北斗系统的船只未报告异常。
但对于伊朗来说,若真想摆脱被西方卡脖子的情况,改用北斗系统只是第一步,或许他们可以向巴基斯坦取取经。因为,北斗不仅是定位工具,它更是作战体系中枢神经。
巴基斯坦的实战案例最具说服力。4月底在克什米尔,在印度对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高频干扰的情况下,巴铁炮射导弹能够精确摧毁印军哨所,证实了北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5月的印巴空战中,巴方用低成本无人机诱骗印军防空火力暴露,随后北斗制导导弹精准绝杀。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自述被以色列定点斩首
反观伊朗,虽购入北斗却未构建“需求-交付-实战”闭环,其国产导弹整合能力薄弱,误差仍是硬伤。若只换导航标签不升级体系,北斗再好也救不了“打不准”的导弹。
总而言之,从长远来看,伊朗弃用GPS换装北斗系统是一个必然,除非伊朗彻底对美投降,而这不仅意味着无核,还要解除工业化基础,退回到农工时代去,美以才会让他跪下,可伊朗能接受这样的代价吗?反之,只要德黑兰坚持浓缩铀,坚持要和美以斗到底,踢掉GPS就是必然,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股指配资开户,168股票配资网,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