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广州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会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衍诗作讲话,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通报全市代表联络站工作情况,天河区人大常委会、白云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以及部分镇(街)人大负责人分别作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
2023年3月,按照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安排,全市604个代表联络站统一进行编号赋码,坚持有效管用的工作导向,通过出台指引规范建设、定期通报压实责任、评选优秀树立标杆、开展培训促进交流等举措,推动全市代表联络站整体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联络站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代表联系群众更加方便快捷,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特别是,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推动,广州成功打造了“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品牌,实现了群众与代表之间的全天候双向奔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赞誉,受到了全国人大、省委、省人大和市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复制推广,被评为2024年度广州市“最具获得感”创新案例,成为极具标识度的广州人大亮丽名片,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民意码上说”二维码的广而告之力度进一步加大,二维码进小区、进楼宇、进地铁、进公园等公共场所已经成为常态。目前,全市4000多个物业小区已基本做到全覆盖,二维码总码公益广告陆续在广州地铁全线网3.5万块地铁电视上播出或重要站点宣传栏发布,覆盖350多个地铁站。通过宣传推广,群众对联络站二维码的知晓率大大提升。
小小二维码,服务千万家。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代表联络站共收到群众扫码反映事项2.22万条,是去年同期的5.7倍,同时,线下接待群众1.92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1万条,共推动解决群众线上线下实际问题2.79万个。群众找代表的渠道更加通畅,更多急难愁盼问题得以推动解决,联络站“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海珠区同福西路乱停车问题,群众扫码反映后,第二周就得以解决;荔湾区风雨亭社区工地夜间施工扰民,群众扫码当天下午立即得到整改;番禺中学附属学校附近下雨天积水严重影响行人出行,群众扫码不到一周,也得到了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小事”正通过“码上说”,转化为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和单位部门履职服务的“大事”。
王衍诗表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丰富畅通群众扫码反映问题渠道,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切实建设好、管理好联络站,真正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
遍布广州各个镇街的代表联络站和大街小巷的这个“码”,解决的虽是“小问题”,却托起了大民生,赢得了“大民心”,让市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记者 周甫琦
股指配资开户,168股票配资网,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