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日澳之外,菲律宾也从中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菲律宾竟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家门口,竟然扬言要在东海和南海设立所谓的“战区”。
对此,中方的回应是什么呢?是选择在南海地区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应对菲律宾的挑战,还是仅仅是在为潜在的威胁做提前准备呢?
最近,立陶宛与菲律宾竟然联手,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召开了一场联合发布会,展示出两国国防部长的合作姿态。这两国决定加强网络安全、海上安全以及弹药生产等领域的合作。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备忘录,但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深意呢?
会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细节是,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一再强调中俄“威胁论”,呼吁所谓的“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威胁。接着,她还提到台海和南海问题,仿佛立陶宛也受到了威胁一样。当然,她并没有忘记将菲律宾拉入讨论,暗示两国都在面对类似的“敌对邻国”与威胁。对此,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表示认同,并表示希望向立陶宛学习一些技术和韧性。更有意思的是,特奥多罗还提到了在东海和南海建立“战区”的概念。
表面上看,两国防长似乎轻描淡写地谈论着这些问题,但实际情况真的这么简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菲律宾在此举中实际上是在玩一种微妙的平衡游戏,而立陶宛的角色则更像是“打酱油”的存在。
先说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的小国,一直以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国际存在感,不是挑衅中国,就是激怒俄罗斯。在当前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波罗的海国家都对美国的军事支持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不安,担心一旦美国撤回支援,像立陶宛这样的国家就会在局势中孤立无援。因此,萨卡利埃内跨越重洋来到菲律宾,既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国际支持,也是在努力讨好美国。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年美国在欧洲的军事支持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特朗普时期的“美国优先”政策,使得欧洲国家开始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是否被美国抛弃。因此,立陶宛通过与菲律宾合作,表面上展现出对美国忠诚的姿态,实际上是在为将来可能的国际局势变化做准备,期待美国在未来能继续关注它这个小国。
再来看菲律宾。特奥多罗提到的“战区”概念听起来宏大,但实际上,菲律宾目前的军事能力和这种战略目标并不匹配。当然,特奥多罗敢说出如此豪言壮语,是因为背后有美日澳这铁三角的支持,这让菲律宾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有些过于自信。另一方面,菲律宾当前的政治格局也是促使马科斯政府采取这些行动的原因之一。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马科斯政府不采取一些行动,就有可能在未来的选举中失去支持。因此,菲律宾寻求国际盟友的帮助,实际上也在赌注自己的政治资本。
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立陶宛如何急于在国际事务中刷存在感,或者菲律宾如何借力打力,这些举动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在南海的应对行动中清晰地看出。近期,中国海警再次在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开展了执法巡查行动,这一行动是自6月以来,中国在南海进行管控的一部分,显示出中方对南海局势的高度关注。虽然这次行动对试图在南海挑起事端的势力形成了有效震慑,但仅仅三天后,中方再次加强了南海的防控力度。
中国海警的巡逻行动迅速升级为解放军南部战区的战备警巡,显示出中国对周边海域的管控决心。这与菲律宾提出的在东海和南海设立“战区”相比,显然是一种概念性表态,菲律宾的挑衅行动更多的是在虚张声势。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菲律宾的这些挑衅更像是蚍蜉撼树,根本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股指配资开户,168股票配资网,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